一早在羅馬的街頭, 尋尋覓覓。要去那兒呢?
要去看羅馬最知名的景點之二。
拐個彎突然就到了, 一堆人已經在那裏。
這座噴水池出現在媒體的次數絕對沒人數得出來, 只要電影或影集裡的人物到了羅馬, 總免不了到噴泉前面晃一下。
維修中, 大家只能在階梯上方, 沒人能靠近。
大家都忙著拍照, 淨空根本不可能。
這座大理石噴泉叫做 Fontana di Trevi 特雷維噴泉。巴洛克藝術興盛期間, 大家都卯起來蓋巴洛克風格建築。教宗克勉十二世在 1730 年下令重新設計特雷維噴泉, 而有了如此壯觀的面貌。新噴泉完工於 1762 年, 是羅馬最大的巴洛克風格噴泉。
傳說中, 羅馬帝國士兵出征前在這裡投幣許願, 祈願能平安凱旋歸來, 所以成為觀光客的許願池。1954 年電影羅馬之戀 (英文原名 Three Coins in the Fountain 噴泉的三枚硬幣) 更助長風氣, 每天有大量觀光客在此許願, 滿池子都是錢幣。阿甘倒是一個都沒看見, 乾淨的很。
中間的雕像是海神涅普頓, 兩側女神代表健康與豐收。維修中沒有水流噴出, 好可惜。
照片拍完接著去找下一個羅馬超熱門景點。
走著十分鐘就到了! 羅馬萬神殿 Pantheon。
買票才能進來, 只要五歐元。
萬神殿的歷史可以追朔至西元前 27 年, 羅馬帝國開國君主屋大維的副手柯格里巴建立萬神殿, 紀念屋大維打敗安東尼和克利奧帕特拉。然而在西元 69 年被焚毀, 西元 125 年由羅馬帝國皇帝哈德良下令重建。
西元 609 年, 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皇帝福卡斯將萬神殿獻給教宗博義四世, 羅馬神廟自此成為天主教教堂, 供奉聖母與殉道者。
萬神殿是保存最完整的古羅馬建築之一。
擁有完美的古典幾何比例, 被米開朗基羅喻為天使的設計。
上面是一個大圓頂, 穹頂直徑 43.3 公尺, 穹頂最高點也是 43.3 公尺。
頂端的圓洞直徑 8.9 公尺, 是唯一透光的點。以當時的科學技術, 建造如此大的穹頂非常不容易, 古羅馬人使用特殊的混凝土材料, 混入火山灰與凝灰岩以減輕重量。穹頂的厚度越往上也越薄。
現在仍是用做彌撒和重要天主教儀式的場所。
外圍一共十六根花崗岩樑柱。
一年八百萬遊客到此朝聖。
萬神殿造型成為很多其他知名建築參考的範本, 美國就一堆, 像是國會大廈, 國家美術館, 傑佛遜紀念堂等等。
看完萬神殿, 按照計畫前往其他景點。
經過這一座 Sant'Agnese in Agone 教堂, 建於十二世紀。根本沒時間進去瞧瞧, 太多知名景點要跑。羅馬古蹟有夠多, 滿街都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