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 MSC 郵輪相對便宜, 因此有些服務可能不盡人意, 最常聽到的抱怨之一便是 MSC 郵輪的食物。阿甘決定親自體驗, 以 MSC Seashore 這艘船為例。
首先來看看每天吃晚餐的主餐廳。 MSC Seashore 有四間主餐廳, 都以紐約市地標命名。例如這是 Tribeca Restaurant (Tribeca 是曼哈頓下城一個很潮的區域)。
這間主餐廳叫做 Manhattan Restaurant 曼哈頓餐廳。
我們被安排用餐的餐廳是這一間: Central Park Restaurant 中央公園餐廳, 裝潢中規中矩。
我們最常搭的郵輪品牌 NCL (挪威郵輪) 主餐廳的彈性非常大, 乘客在晚餐時段內隨時可以前往。MSC 則走傳統路線, 乘客每天必須同一時間出現, 只能在被安排的時間用餐。
NCL 沒有固定桌位, 乘客每天坐在不一樣的地方吃飯。MSC 則是固定桌位, 每天都會看到相同鄰居。還好不需要跟陌生人同桌。
MSC 主餐廳的菜單是看過最沒質感的郵輪菜單, 用很普通的白紙單色列印。
食物才是重點, 對吧? MSC 主餐廳的晚餐菜色選擇多樣, 味道也不錯。牛排 魚排 雞排都很大一塊, 不會讓人感覺刻意節省成本。
主餐廳的甜點也很有變化。
不少郵輪公司的傳統是最後一天龍蝦大餐, MSC 的主餐廳則吃不到龍蝦。MSC 主餐廳的最後一天是義大利之夜, 很符合 MSC 來自義大利的精神。
不管是服務人員穿搭, 或是餐桌與餐巾, 全都配上義大利國旗的紅白綠三色, 並播放義大利歌曲, 讓義大利之夜很有氣氛。(按這裡看影片)
還沒搭 MSC 之前有台灣網友警告阿甘 MSC 很小氣, 主餐廳連白開水都不給, 飲料全都要花錢購買。結果他根本一派胡言, 一般郵輪主餐廳提供的水, 冰紅茶, 熱咖啡全都可以在 MSC 主餐廳免費享用。反而是高價的維珍郵輪上咖啡經常沒得喝。
中央公園餐廳除了供應晚餐, 也會在海上日 (全天在海上航行不靠岸) 開放早午餐。
早午餐菜色蠻有創意, 含括不同國家料理, 例如左上是突尼西亞番茄蛋 (不錯吃), 右上是日式炸雞和炒飯 (不好吃)。左下是草莓奶油蛋糕, 右下為法式吐司。
接下來看看位於十六樓的包肥餐廳, 這裡是多個入口之一。在挪威郵輪和皇家加勒比郵輪的包肥餐聽入口, 總會有工作人員提醒清潔, 並在每一位進門的乘客手上噴清潔液, 盡量減低感染諾羅病毒的機會。MSC 大概為了省錢, 完全沒有這類人手, 乘客得自己隨時注意清潔。
包肥餐廳是每天早餐午餐都會報到的地方。
裝潢充滿懷舊義大利風, 不斷提醒你 MSC 是義大利公司。
雖然裝潢的很漂亮很義大利, 但是太多牆壁阻隔, 走道也窄, 感覺不夠寬敞。明明是一間超大的餐廳。
尤其人多的時候更顯擁擠。MSC 的價格親民, 所以船船爆滿, 用餐尖峰時段一定把包肥餐廳擠的寸步難行。
但餐廳的確是很大, 所以找到地方坐下來不是問題。
首次在郵輪包肥餐廳看到兒童專區, 可見 MSC 郵輪真的很多遊客攜家帶眷, 老小一起上船。
包肥餐廳的食物選擇很多, 每天中午晚上一定有現切大塊烤肉。
披薩是 MSC 包肥餐廳的一大重點, 很多人覺得 MSC 披薩好吃, 正宗義大利口味。
雖然偶爾會吃到很雷的食物, MSC 的包肥餐廳菜色豐富多變, 一定能找到喜歡的東西。
甜點也天天有變化, 但是精緻度差了些。
MSC 包肥最扣分的是冰品。沒有多種口味可以選擇的冰淇淋, 只有香草和巧克力霜淇淋, 每天都一大堆人排隊只為了吃到霜淇淋。其他品牌郵輪都能輕鬆吃到冰淇淋。
MSC 包肥的早餐中規中矩, 以西式早餐為大宗, 偶爾會看到創意選擇, 像是右下角的便當盒早餐, 裡面有甜薯泥和印度味的豆子, 味道蠻新奇。
不能理解的是為什麼包肥餐廳飲料機常常只有冰紅茶或只有果汁, 通常會在在同一台飲料機。結果常常得走大老遠到下一台飲料機尋找想喝的飲料。
MSC 郵輪也有付費餐廳, 像是迴轉壽司餐廳。但每次經過都小貓兩三隻。
好像是三十幾塊美金壽司吃到飽, 但選擇有限, 不會很吸引人。
鐵板燒餐廳熱鬧多了。
我們有嘗試墨西哥付費餐廳。
會來吃墨西哥菜的原因是我們房間每天晚上都被樓下的舞廳音樂轟炸到半夜兩點多, 客服為了安撫我們於是奉送一晚付費餐廳。
略為失望的墨西哥菜。尤其是瑪格麗特調酒喝起來完全不像, 很困惑到底喝了甚麼。
我們還到另一間付費餐廳享受, 是鑽石會員的好康之一。這是牛排餐廳。
牛排餐廳感覺很貴氣。
牛排和羊排都處理得恰到好處, 前菜與甜點口口滿足。
牛排餐廳的服務更是周到。最常報到的主餐廳服務也非常到位, MSC 的工作人員訓練有素。
結論: 以一個低價郵輪品牌來說, MSC 的飲食超過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