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導演戴維斯古根漢又有力作, 以探討全球暖化而聲名大噪的他這次以教育為主題, 在新片等待超人 Waiting For Superman中高分貝批判美國公立學校教育的缺失, 一上映便獲得好評。

片中的五個小主角中有四個住在大城市 (紐約, 華盛頓特區和洛杉磯), 一個住在加州矽谷郊區。四個大城市裡的小孩三個是黑人, 一個是墨西哥裔, 只有矽谷郊區的女孩是白人。他們共同的問題是所就讀的公立學校不符合家長期望, 這些家長希望孩子能夠接受高品質教育, 因此申請了住家附近名額有限的特許學校 (Charter School)。導演也在片中討論了公立學校的品質低落的原因, 結論是不適任教師充斥, 唯有廢除教師工會並以學生成績評鑑教師才能拯救公立學校。末了, 五個小主角和家長緊張地等待特許學校抽籤結果, 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 只有兩個小主角如願進了特許學校。導演純熟的運鏡和敘事手法讓觀眾感動之餘為這些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感到不捨

導演古根漢要觀眾相信三件事
: 第一, 美國的公立學校很糟糕,  不但大城市裡的學校徹底失敗, 連一般人認為品質不錯的郊區學校也已經不符時代需求。第二, 公立學校教育的失敗罪魁禍首是失職的老師們, 只要有好老師一切問題都會解決。第三, 特許學校比傳統公校好, 設立更多特許學校才能提高教育品質。以教育工作者的立場來看, 這部紀錄片剝奪了觀眾知的權利, 不但沒有呈現重要事實, 還用偏見誤導觀眾

觀眾應該知道的三件
事--

事實一
: 美國大部分公立學校老師是敬業的好老師, 大城市裡雖較多不適任教師, 也只佔全體教師的少數, 而大城市公立學校缺乏好老師的原因在於學校裡暴力事件層出不窮, 學生學習意願低落, 一般老師不願意在這樣的環境下任教, 以至於找不到好工作的劣質老師在這些學校濫竽充數

事實二
:  好老師不等同會訓練學生考高分的老師, 要求老師為學生成績負完全責任沒道理更不符科學, 教師工會有義務替弱勢的教師族群拒絕不合理的要求和對待。大城市裡許多公校學生生長在貧民區, 家長因缺乏技能而失業, 吸毒坐牢的更不在少數, 還有些家長是第一代移民, 本身不諳英語缺乏教育。這些家庭裡的孩子容易受到身心虐待, 不少經常餓肚子, 三天兩頭缺課是常態, 就算去了學校也難專心聽課, 再厲害的老師都無法讓他們課業全都突飛猛進。

事實三: 特許學校並不像導演呈現的那麼神奇, 也非美國教育的救星。特許學校拿公家經費辦學, 卻享受公立學校所沒有的自主權, 他們可以要求學生穿制服, 延長上課時數, 增加上學天數, 並將不合作的學生退學; 除此之外, 選擇特許學校的家長比較重視教育品質, 對小孩要求自然較高。有了以上種種優勢, 特許學校表現比一般公立學校好理所當然, 可是美國至少三分之一的特許學校學測成績比一般公立學校還糟糕, 只有兩成比公立學校優良。很多特許學校還有財務狀況不佳和教職員流動率過高等問題, 這些在影片中都看不到。

接下來一定要認識影片中兩位重要人物
, 了解他們的背景就不難明白為甚麼等待超人的訴求如此匪夷所思



韓裔美籍的李洋姬 (Michelle Rhee) 三年前被美國首府華盛頓市長風光的找來擔任學區總長
, 由於華盛頓公立學校多年來一直在全國公校中表現墊底, 市民無不期待她能帶來一番新氣象。李洋姬上台後大動作開除數百名她認為不適任的教職員, 並不顧市民反對關閉了數所學校, 她的強悍贏得許多掌聲, 讓她成為媒體寵兒, 卻也惹惱了教師工會和不少家長, 市長因此在今年九月連任失敗, 李洋姬被迫下台。她在片中大談劣質教育對無辜學童的傷害, 並強調她的一貫信念:  學校一定要用考試成績來評鑑教師才會進步, 只要有好老師一切問題都能克服。

李洋姬是何許人也? 她被找來當華盛頓教育總長前沒沒無聞, 曾經志願性在巴爾的摩市公立小學教書三年的她雖然畢業於長春藤名校, 卻沒有教育學位, 離職後便設立了私人的師資培育中心。她誇口教書時將學生學測通過率提高五倍以上, 但無資料可以佐證。(Update: 李洋姬不久前被部落客和華盛頓郵報踢爆履歷造假, 她聲稱在巴爾地摩教書時創造的奇蹟和證據相佐, 被抓包後她只淡淡的表示如果從新來過, 她會用不同的方式介紹她的功績。)



另一個片中要角是台灣人都認識的比爾蓋茲
, 他不但在片中大談教育理念, 還花兩百萬美金為該片做宣傳。曾是世界首富多年的比爾蓋茲擁有一個財力雄厚的慈善基金會, 教育改革是他的慈善工作重點之一, 他認為現今的美國教育體制和教育方式不合時宜, 將削弱美國的全球競爭力, 因此和一些學區合作, 結束表現不佳的高中, 然後以他的構想和藍圖建立多所新學校。蓋茲的新學校並沒有讓學生成績顯著進步, 幾所學校甚至被強迫關閉, 可是蓋茲並不氣餒, 他的新目標是改革教師評鑑制度, 以捐款說服各州學區將學測成績和教師評鑑掛勾, 以改善教學品質

美國教育部長鄧肯沒有在片中擔綱演出
, 卻是該片的最大支持者, 甚至把小主角全請到白宮作客, 因為不論導演還是比爾蓋茲或李洋姬的觀點都和他的理念不謀而合。鄧肯自從上任以來就毫不掩飾他對特許學校的好感以及對現行教師評鑑制度的不滿, 他用大筆聯邦經費補助引誘各州政府就範, 強迫他們降低特許學校設立門檻並用學測成績給老師打分數

有趣的是
, 鄧肯身為美國教育部長, 卻連擔任公校老師的資格都沒有。哈佛社會學系畢業的鄧肯非教育科系出身, 也沒有擔任過一天正式教師, 他和朋友在芝加哥設立了一所特許學校, 過了幾年便當上芝加哥公立學校總長, 任內大刀闊斧關閉多所學校, 成立許多類似特許學校的新學校, 並推動考試分數決定教師薪資, 媒體視他為拯救芝加哥公校的新希望。歐巴馬在2008年當選總統後任命舊識鄧肯擔任美國教育部長, 鄧肯決心將芝加哥的治校經驗和理念推廣到全國, 然而今年初的一份研究報告當頭棒喝, 明白指出鄧肯當初在芝加哥的作為遠遠未達預期目標, 芝加哥公立學校仍暴力頻傳, 學測成績落後許多其他大城市, 鄧肯不以為然, 仍堅持他的政策方向。 待續.....

(本文同步刊登於
親子天下雜誌, 各大書店有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甘 的頭像
    阿甘

    阿甘的美國大冒險

    阿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