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三, 修習附近大學或研究所課程

--

老師們也可以選擇在附近的大學或研究所修習教育相關課程。各大學為了方便在職教師進修, 很多課程開在傍晚或週末, 或是在暑假開密集班。上這類課程的好處是可以和來自不同學區的老師們交流, 以後若想多拿一個學位, 學分還可以拿來抵免, 累積一定學分數以後, 甚至可以向學區申請加薪。缺點是必須繳交不便宜的學費, 以前各學區為鼓勵老師到大學進修, 會補助部分學費, 現在經濟情況不佳, 政府捉襟見肘, 很多地方都不再補助學費了完成這類課程同樣可以拿到九十個點數

管道四, 報名博物館或其他校外機構舉行的教師研習--

許多博物館
, 美術館或文化機構會舉辦以老師為對象的專題研討或講座, 豐富老師們的教學知識, 從一兩個小時到半天, 一整天都有。筆者曾經參加過一個以二次世界大戰為主題的研討會, 討論日裔美國人遭受不公平待遇的歷史, 會中請到大戰期間被關進集中營的受害者現身說法, 並給與會老師們免費教材和書籍, 讓老師往後更容易幫助學生了解這段史實 。隔壁班同事則參加義大利文化中心舉辦的語言課程, 充實她的外語能力

除此之外, 教師工會是另一個經常提供進修機會的機構, 只要是工會會員, 都能免費或以折扣價報名各類研

管道五, 出版著作
--

出版專書或在期刊發表研究成果也可以拿到不少點數
, 不過寫書做研究都比較花時間, 大部分老師選擇前面四種管道進修

五年之內累積需要的點數其實一點都不難
, 也不會佔用老師們太多下班後的時間。只要選一堂九十個點數的課, 加上平時校內外的大小講座和研習, 幾年下來輕易就超過一百八十點。重點是, 這樣強迫老師上課的效果好不好呢? 對教學是否有實質幫助?



無論參加哪一個行業的研習和課程都不可能獲得品質保證, 多少會碰到無趣甚至打混的講師, 或是學到過時無用的資訊。此外, 對甲老師有用的訓練也不見得對乙老師有用, 但是參加講習的目的並非把所有東西都搬回自己教室裡用, 因為每位老師的風格不同, 需求更不同。因此不管講習是否精彩, 若老師能夠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新資訊新教法, 並融入教學裡, 讓學生的課堂經驗更豐富, 參加講習訓練的目的就達到了。

自從事教職工作
, 筆者參加過無數場教師研習, 也修過不少課程, 其中有好有壞, 但是從每一次經驗中找出至少一兩樣有用的新事物並非難事, 只要抱著願意學習的心態, 所有老師都能從其他老師身上看到自己不足的地方

可惜的是
, 美國近十年來教改的結果對教師進修沒有正面幫助, 反而造成負面影響。前總統小布希推行的有教無類 No Child Left Behind和歐巴馬總統推行的力爭上游 Race to the Top都是以考試為導向的改革, 各校因而承受了無比的分數壓力, 當學生無法通過學測考試, 校長和老師是唯一被檢討和處罰的對象, 分數成為評定學校功過的唯一標的, 造成越來越多學校和老師將課堂時間花在考試訓練上, 而不是把時間拿來做有深度的討論和活動。

這樣的情況在貧童多的學校尤其嚴重, 因為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基礎較弱且不擅考試, 通過考試比率很低。這些學校不得不以考試引導教學, 結果考試分數進步了, 學生的程度卻沒有真正提升, 跟教改的目標背道而馳。

筆者任教的中學以一般中產階級家庭為主, 也漸漸感受到巨大的壓力。法律規定所有公立學校必須在西元2014 年達到百分之百學測通過率, 迫使老師們忙著和同事分享提升考試分數的秘訣, 上課時間挪用來準備考試, 創新有趣的教法變得毫無用武之地

考試引導教學的情況在台灣早已是常態
, 多年來毫無改變, 有些老師習慣了填鴨式教學, 缺乏進修的動力。以國外的經驗來看, 教師們必須有進修的誘因才會更主動, 整個社會更要對教育目標有前瞻性的共識才能徹底改變學習方式。

(本文同步刊登於親子天下雜誌, 各大書店有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甘 的頭像
    阿甘

    阿甘的美國大冒險

    阿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