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9288.JPG

過去一個星期的美國新聞幾乎都圍繞在最高法院, 未來幾個星期相關新聞只會越來越多。為什麼呢? 讓我們一起來到最高法院大門口了解美國最高立法機關的重要性與獨特性。這是 2015 年四月底的景象, 反同派和友同派兩邊互相較勁著。

IMG_9282.JPG

雖然 2013 年美國最高法院已判定同性婚姻應該受到聯邦政府的承認與保障, 州與州之間是否該被強迫互相承認依然爭論不休, 於是案子又上訴到最高法院。在宣判前幾天, 總有大批民眾聚集最高法院前。

IMG_9291.JPG

同志們信心滿滿, 大法官果然做出讓人雀躍的判決, 美國朝開放進步又邁出一大步。

IMG_9298.JPG

保守派抗議民眾的旗幟說: 「不管最高法院怎麼判, 同性婚姻就是錯的!」  遭遇挫折的保守派並沒有因此屈服, 時時等待著反撲的機會。

IMG_9295.JPG

美國近代許多少數族群權益和女性自主權都是來自最高法院判決, 例如黑白學童同校, 異族通婚, 女性墮胎, 同性戀行為, 同性婚姻等等都是因為最高法院的定奪從非法變成合法, 讓保守派氣急敗壞。然而也有些判決讓進步派跳腳, 例如 Citizens United v. FEC 一案, 使得競選捐獻不受金額限制, 美國各級選舉黑金滿天飛。因此最高法院一直是保守派和進步派角力的戰場。

IMG_1537.JPG

時間來到 2020 年九月下旬, 高齡 87 的大法官金斯柏 (Ruth Bader Ginsburg; 簡稱 RBG)過世。上禮拜三 (9/23) 上午, 金斯柏的靈柩放在最高法院大門前供民眾瞻仰。

IMG_1529.JPG

現場大批媒體守候。

IMG_1519.JPG

不計其數的美國民眾也到場致意, 送 RBG 最後一程。最高法院前又是人聲鼎沸。

IMG_1526.JPG

民眾獻花感謝 RBG 終其一生的無私奉獻。金斯柏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二位女性大法官, 問案審案總是跟小人物並肩作戰, 對弱勢權益的關注與兩性平權的堅持為她贏得 Notorious RBG 不恐龍法官的封號, 擁有大批粉絲。(Notorious 原意為惡名昭彰, 意指 RBG 追求正義毫不妥協的作風)

IMG_1513.JPG

並非所有超級英雄都穿披風, 有的英雄穿領片」。

IMG_1639.JPG

甚麼是 neck collar (領片) 呢? 就是上圖中 RBG 脖子上戴的配飾。由於法官罩袍是專為男性襯衫和領帶露出而設計, RBG 在傳統罩袍上加入領飾, 特意凸顯女性特質, 成為她獨樹一格的 style。NBA 球員包括超級球星 LeBron James 前幾天穿上領片亮相, 感念 RBG 對少數族裔的貢獻。

IMG_1523.JPG

最高法院前這位小女孩打扮成 RBG 的模樣, 期許未來長大後跟她一樣富有正義感。

IMG_1536.JPG

區區一名大法官因自然因素往生竟能引發巨大政治風暴, 台灣人絕對難以想像。阿甘從以下幾點來解釋:

(1) 四年前的二月, 大法官 Scalia 暴斃, 離總統大選尚有九個月, 共和黨卻以選舉年太敏感為由, 反對歐巴馬總統提名替補大法官人選, 堅持不舉行投票。然而共和黨的主張無法無據, 明顯是跟歐巴馬作對。民主黨萬萬沒想到, 川普輸掉近三百萬票還是進了白宮, 只能眼睜睜看著川普在共和黨參議員全力支持下把新任大法官送進最高法院。2018 , 中間派大法官安東尼退休請辭, 川普又成功提名一個保守派大法官替補。上上禮拜 RBG 過世離總統大選不到兩個月, 共和黨卻立刻反悔之前說過選舉年太敏感, 打算以最快速度補進新任大法官, 川普也說會馬上提名。儘管民調顯示多數美國人認為應該由大選贏家決定新任大法官人選, 共和黨依然故我。

(2) 保守派如此猴急必須從共和黨是少數執政黨說起: 川普沒有贏得普選選票, 參議院裡的共和黨議員同樣不代表美國大多數民意。美國總共有一百名參議員, 每州兩名。然而加州光是洛杉磯郡的人口 (一千萬人) 就比美國四十個州的人口還要多, 可是加州只有兩名參議員, 人口不到百萬的小州也通通都有兩名參議員。人口少的州大部分是保守鄉下州, 所以共和黨參議員雖然在參議院裡佔多數, 他們得到的票數和代表的人口數其實都不及民主黨參議員。共和黨人深知他們倚靠的中老年白人選票只會繼續流失, 靠著制度掌權不是長久之計, 不久的將來, 民主黨一定能奪回白宮和參議院。因此保守派現在急著在最高法院和各級聯邦法院塞人補人, 這些終身職大法官和聯邦法官將對美國司法有著長達幾十年的深遠影響。

IMG_1518.JPG

(3) 美國最高法院在過去幾十年維持著保守派與進步派的微妙平衡。九名大法官當中有三四個保守派, 三四個進步派, 剩下一兩個中立派。大案子的判決結果可以倒向任何一邊。如果川普順利補進第三個大法官, 最高法院將明顯偏向保守 (6 位保守派, 3 位自由派)。這意味著美國女性可能失去墮胎權, 歐記健保被迫下架, 氣候法案被判違憲, 各種槍枝管制法案被最高法院打回票, LGBT 族群被強力打壓等等等。全世界持續進步的同時, 美國會開始走回頭路, 陷入黑暗時代。德州大學法學教授 Stephen Vladeck 認為將是 1930 年代以來最保守的最高法院。

(4) 美國當前的政治危機很明顯來自於體制的老舊過時, 行政、立法、司法全都不代表主流民意, 失去民主的真諦。既得利益者辯稱美國憲法的精神就是城市與鄉村力量互相制衡, 不容許絲毫質疑。但是兩百多年前的美國不管人口還是土地都是現在的幾十分之一, 更不用說把川普和小布希送進白宮的「選舉人票」是為了跟奴隸制度妥協而產生的畸形方案。此外, 只有九名大法官的設計也頗有問題, 損失任何一位都可能造成國家動盪, 讓最高法院成為黨派鬥爭工具。不過, 憲法給予國會擴充大法官人數的權限, 未來進步派大可用此做為制衡, 出現 15 位甚至超過   20位大法官不無可能。

IMG_1534.JPG

小老百姓沒有能力做甚麼, 只能由衷感謝 RBG 為後人披荊斬棘, 祈禱美國順利通過驚滔駭浪。

最高法院建築位於美國首府華盛頓特區, 國會大廈後方, 建於 1932-1935 年之間。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最高法院 大法官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甘 的頭像
    阿甘

    阿甘的美國大冒險

    阿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0) 人氣()